抖音、IG等社群軟體廣受青少年喜愛,最夯的話題及最熱烈的討論都在社群媒體上發酵,面對社群媒體的普遍使用,父母禁不了也免不了擔心過度使用對孩子身心產生的負面影響,究竟父母的社群教養該注意什麼呢?
抖音、IG等社群軟體廣受青少年喜愛,最夯的話題及最熱烈的討論都在社群媒體上發酵,面對社群媒體的普遍使用,父母禁不了也免不了擔心過度使用對孩子身心產生的負面影響,究竟父母的社群教養該注意什麼呢?
網路世代的孩子,習慣使用社群平台與同儕交流,隨著投入程度加深,孩子也越來越在意自己在社群媒體上的表現,例如: 貼文或影片的按讚數不如預期、無故被朋友封鎖…等等,都大大影響孩子的心理感受,嚴重者甚至焦慮並影響睡眠,究竟孩子為什麼著迷社群媒體呢?
哈佛大學研究發現青少年使用社群媒體的目的包含自我表達、人際互動及探索有趣的事物,但是這些面向對青少年的生活同時帶來正反兩面的影響。教育現場老師的觀察,面對社群媒體的多元蓬勃發展,孩子們透過社群平台上的交流,有時候為了滿足現實生活中無法獲得的人際互動,在虛擬的網路世界,孩子們可以更真實表達自己,同時也達到放鬆的目的。但若實際觀察孩子的外顯反應,會發現往往落入只是在意追求社群平台上的表現(按讚數、好友數…等),以此做為其人際互動的成績單。
許多家長因為自己本身對社群軟體不熟悉,所以看到孩子過度投入就不免會擔心。建議抱持開放的心態,自己可以先下載了解如何使用,並觀察內容與如何互動,才能跟孩子一起討論、分享在社群中看到的內容。如果剛好看到不適合的內容或討論,可以主動提出和孩子交流該如何回應或參與,也是很好的機會教育。社群教養非常重要的是家長維持正向的心態,並同理孩子對社群軟體使用的需求、在意社群表現所顯現的情緒…等等,用陪伴加強他們對網路安全的知識,特別是針對網路交友、情緒勒索、媒體識讀、資訊安全…等孩子容易產生問題的領域,鼓勵孩子提出問題,一起了解討論。
社群軟體為了增加使用者的黏著度,會透過主動推播功能來增加互動,不過根據《華盛頓郵報》報導,社群APP預設的自動播放影片功能、推播,都像「吃到飽」一樣,看得更多就越脫離不了使用。為了避免孩子們在社群軟體上花費太多時間,家長除了可以將增加互動的功能關閉,也要跟孩子一起討論合適的社群使用規範。
當然,在孩子能「完全自律」前,亦可適度求助外部管理幫手達到「他律」目的,像是「中華電信HiNet健康上網」服務,除了從機房端可關閉社群使用外,還可以進行上網時間管理,都是社群教養世代父母的好幫手,也為孩子們帶來一個更合適的社群互動環境!